参谋本部第一会议室
「西方方面的情势总算是停止恶化了。」
当天,掌管所有战斗勤务的杰图亚准将,在参谋本部第一会议室里提出的报告,让众人阔别已久地舒展愁眉。也就是战况严峻的西方战线,情势正逐渐恢複平稳状态的消息。
「至于战区概况,目前依然是略遭压制的状态。」
展示在会议室里的地图上,可看出西方军正在顽强死守。儘管第一时间反应不及,让法兰索瓦共和国推进了不少战线一但仍旧坚决阻止他们进军到莱茵工业地带。不用说,前线的战力已接近极限,部队几乎是遍体鳞伤地进行抗战。他们已被逼迫到,必须紧急从首都调度战力,採用分批投入战场的手段也是事实。
儘管情况缓和,但整个战线依旧是渐渐遭到压制。现在甚至有部分后方据点,已经进到敌魔导师的续航範围内了。
「只不过,大陆军主力的集结与重新部署也已经完成了。」
西方军顽强死守的程度,超乎国防计画三一五计画原本所顶想的极限,替帝国争取到关键性的时间。帝国就在这段时间内,勉强让作为决战战力的大陆军赶得及展开部署。同时也开始在前线重新编製。
不用说,这是从北方到西方的大规模重新部署。远超乎他们所担忧的,受到铁路大规模运输能力相当严重的限制。结果,让行程比当初预定得要落后许多。但概括来讲,在方面军得到大陆军这面防壁增援的现在,仍然有办法控制住战局,重新建立起战线。
「……实际上只能说是勉强赶上的程度吧。」
然而,参谋们脸上浮现的表情,却不是对赶上所感到的喜悦与放心。杰图亚准将与在座的参谋本部人员所共同意识到的问题,是对时间与快速反应能力的苦恼。时间、时间、时间。这是在遂行战争时,绝对难以避免的一个要素。
虽说大陆军的重新部署有赶上,但就参谋本部的见解来看,这可说是相当危险的时间点。而且本来应该要透过内线战略,以有效动员战力为前提的大陆军,却在国内机动上花费了不少时间。这意味着战略选择,并没有开战前预期的那么具有灵活性。
本来为了弥补这点,会将中央的常备部队视为预备战力。但西方战线却显示出,少数部队的增援只是杯水车薪的现实。就算有着优秀的快速反应能力,数量依旧是个深刻的问题。
「果然还是该增强能够快速反应的部队吧。战务局不得不提出这项劝告。」
「作战局也赞成让可任意运用的战力,具备机动力与一定以上的战力。」
就根本来讲,必须要让大陆军能够迅速动员。这是军方一致的见解。为让大规模移动能够更加顺利,还希望能够调整铁路时刻表。毕竟将战力集中在单一战线上夺取胜利这种帝国军的传统战略,速度即是一切。
但同时,就像杰图亚准将所劝告、卢提鲁德夫准将所赞同的一样,他们也认为充实保有一定战力并且能快速展开的预备兵力也确有必要,所以也强烈希望能强化快速反应部队。只要部队的大规模展开有来不及的可能性,就绝对有必要準备预防这种情况的救火队。
「此外,战务局想提案进行以两面作战为前提的国防战略研究。」
同时也开始迅速主张起,重新审视战略前提的论述。所谓在一边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另一方已经产生破绽的风险,近年来已变得太大了。就算再怎么粉饰太平,运用上也已经达到极限,这让以杰图亚准将为首的战务局成员对内线战略抱持着强烈的怀疑。
这份主张,也就是「是不是该切换根本的前提,怀着觉悟进行两面作战?」的疑问。让各地的方面军以防御为主要任务,交给大陆军发动攻势的概念,他们觉得无法再维持下去了。
「我不反对研究……但在实际作战上,我们不得不去避免两面作战。」
不过想当然,分散投入战力是军事战略的大忌,这项原则不论在哪个时代都近乎铁则。「以全力击败一边的敌人,然后再对付另外一边的敌人」这种所谓的内线战略,已被奉为金科玉律在参谋本部根深柢固。
最重要的是,看在卢提鲁德夫准将等作战局的人员眼中,集中确定能获胜的战力压制敌人,这种正攻法是难以否定的真理。
「我同意有备无患,但作战局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迴避这种情况上。」
「卢提鲁德夫准将,考虑到帝国的地缘政治学因素,这种事很难办到。」
「这我无法否认。不过这项议题,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将有可能导致全战线都在战力上落于劣势。」
在确立区域优势,夺取绝对胜利的期间内,由方面军顽强地争取时间。这是遭到列强围绕的帝国传统与基于地缘政治学的必要性所产生的战略。说到底,要是具有能全力遂行两面作战的国力,哪还用得着这么辛苦。
「倘若情势不允许呢?各方面军的增强,我相信也是在提升内线机能上,在某种程度内不得不做的事情,」
然而,方面军儘管具备某种程度的规模,也仍旧在共和国军面前濒临崩坏也是事实。要是大陆军没能赶上,西方工业地带想必一定会失陷吧。内线战略要是其中一边没办法支撑住,就没办法实行。
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增强防御战力,杰图亚准将等人的主张未必有误。
「……就现况来讲,想要大规模重新编製军区很困难。有什么不错的替代方案吗?」
只不过,光是平时要重新编製军区就是件浩大工程。要求司令部在与敌人打得如火如荼时进I行重新编製,强人所难也该有个限度啊。这就像是在足球比赛途中把前锋与后卫全员撤换掉一样。要只是大混乱就能收场,下场还算是好吧。
「那么,我想提议快速反应军的创设。此时正需要经由战区机动的改善,能够在必要时前往必要地点展开的部队。」
此时所提案的,是很久以前就曾主张过的快速反应军的创设。他们经常主张,希望设立能经由战区机动确保某种程度的快速反应能力,并具备军队规模的集团。特别是以杰图亚参谋本部副战务参谋长为中心的战务参谋们,近期内更是如此强硬主张。
「好吧,作战局也能同意此事。只是不得不说,还得视规模而定。」
担任实际运用的作战局也同意战务局的意见,明确表示他们也认为有必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认知。过去曾认为大陆军能胜任这个角色。但大陆军的规模扩张得太大,导致他们已无法担任这项任务。倘若不是西方军英雄般的奋战,如今恐怕西方工业地带早已失陷,此时也正在编写谈和会议的条文吧。
「就这点来讲,西方与中央的快速反应部队的奋战姿态,真的只能说是相当出色。战务局想在此提案,藉由增强中央部队,来让预备战力获得强化。」
因此,杰图亚准将在此提议增强中央部队的战力。将能朝四方紧急展开的预备战力编製成常备部队放在手边。这项方案儘管会形成游离部队,在军事上应该得要避免,但在现实需求的逼迫下,可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不过在编製时,还得顾虑到东部与南方的方面军吧。」
「真是受不了。光只有西方军一直受勛的情况,实在是太不寻常了。」
「军大学的军功推荐名额,还有分配到的中央职位减少。对各方面军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个难以接受的问题。」
儘管如此,但基于组织的常态,就算是帝国军,也必须在重新编製时顾虑到各种问题;实际上,西方军在奋战之下,让他们获得远超过其他方面军的授勛与奖金。但碍于预算问题,所能给予的奖金与奖赏名额有限,结果导致其他方面军的损失。一部分的军官人事已逐渐扭曲。陆续出现不仅是被同梯,甚至是被学弟超越的军官。各方面军提出的军大学推荐名额,东部军也是在不甘愿下,把部分名额让给西方军。
「我不想太过轻估这所造成的影响。」
「没错。特别是吃亏的东部军,对这种情况的不满相当严重。」
就跟人事局所透露的一样,这是在军方人事上不太期望的事态﹒毕竟他们在西方、北方屡建战功时一直遭到忽视。在防御东部地区的重要职位上享受好待遇的人,突然面临到待遇恶化,晋陞机会不断延后的事态,难免会感到不满与不安。功勛自然不在话下,甚至担忧会遭到学弟或同梯超越,这虽然尚未浮上檯面,但也已经形成严重的不安情绪。
「东部方面军没有参与跟协约联合或共和国的战争。虽说是抑制东方情势的部队,但吃閑饭的人是得不到什么好评价的。」
「实战经验不足也是个问题。有必要取一个适当的平衡。」
此外,他们的心情虽然也是个问题,但更主要的问题还是实战经验不均。打仗并不是光靠西方军的将兵。必须要假设东部军的士兵也总有一天会站上战场。要是直到开战前都让他们袖手旁观,未免也太无所作为了。
但就算是这样,也不能从战况激烈的西方,大量抽出资深老兵到东部军进行教育。
「你的意思是,要以东部军为主,成立具有一定灵活性的部队?」
这样一来,最实际的办法,就是从东部军的部队中挑选人员组成快速反应部队。作战局的卢提鲁德夫准将向人事局确认的事情,也就是新部队的编製,是否该使用东部方面军的人。
儘管没办法让他们体验战争,但至少比让部队远离实战气氛来得好多了,这个提议主要是基于他的这种判断。这不仅能减轻西方军的负担,也能让快要因预算起争执的双方和平共处。
「我想兼做战略机动的实验,以军团规模进行尝试。」
儘管如此,提案总是会伴随着议论。虽然杰图亚准将等人非常注重战区机动实验,但是资源有限。就算他们的各项提议获得赞同,但谈到规模,果然是没办法轻言答应。他们与铁路部联合提出的师团规模的实验,在战时实在是太过奢侈。虽说是与快速反应军的构想一起複活的提案,但反对的意见也很强硬。
「我反对。东部的战略预备部队就只有两个师团喔。」
而就实际运用的作战局来看,不可能答应在预备战力有限的状况下,再额外抽出人手。
「规模太大了。不能让东方的防御战力也跟着薄弱。」
对他们而言,前任者在编製大陆军时,让西方防御战力薄弱的错误是个教训。西方军的苦战,说到底就是因为国防计画的前提崩坏。考虑到这点,虽说是远离主战场,但要是从东部军抽出太多部队也很危险。
毕竟东部军的战略预备部队,除了主要战力外就只有一个军团。所以他们反对从最低限度的战略预备部队当中额外抽出部队。
「分别从东部方面与南方方面抽出部队如何?」
「这也要等北方处理完毕才行。」
只要处理完北方协约联合的事情,多少也能空出一点余力吧。但作为实际上的问题,虽说大陆军主力已解决掉敌方主力,但还需要时间压制。要是在这时从南方、东方方面军中抽出部队,未免也太本末倒置。没道理为了编製能前往所有战线救援的部队,让国境线的防备变脆弱。
「那么,我想尝试一个实验要素。将魔导师大队实验性地置于中央快速反应司令部的管辖之下如何?」
此时战务局所提出的,是作为次佳方案,但实际上却是主要目的的一项提案。以杰图亚准将为中心所构想的,「快速反应魔导大队构想」早在这之前就已经向参谋本部提出。
「是那个『快速反应魔导大队构想』吗?这提案我也赞成。」
而如果是大队规模的实验,就不会对作战造成什么妨碍。就他们看来,虽说是以军团规模的战术运用为前提的魔导大队,但就算抽走大队程度的人员,在运用上也能充分弥补。
就这点来讲,倒不如说他们非常欢迎能在前线灵活运用的魔导大队成为预备兵力吧。
「要特意抽出魔导大队?」
「若是从东部方面军的话就还有余力。主要还是魔导大队也方便空运,展开力也高。」
虽然有部分人担心东部军的战力下降,但是遭到展开力高的理由反驳。魔导大队为二千六人编製。以陆军来说,比中队还要方便运送
就算三十六名士兵需要携带四十五天份的规定物资,对于后勤的负担也极为有限。若有必要,甚至可能在一天之内,从西方赶往东方展开部署。
「……那么,就认同实验性地设置魔导大队吧。就当作是参谋本部的直辖部队。」
原本就是不太可能出现反对意见的提案。
「快速反应军司令部的设置先暂且观望,就看魔导大队的表现如何了。」
儘管快速反应军司令部果然是没办法获得认可,但好在能获准採用实验性的内容。快速反应魔导大队的设置,肯定也能在将来促成快速反应军司令部的设立。
「那么,就进行下一个案件吧。」
看样子是能守住承诺了。在感到放心后,杰图亚准将偷偷地放鬆肩膀。然后切换心情,集中精神面对下一个案件。
统一历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三日 伦迪尼姆 WTN记者室
世界大战存在着许多谜题。
尤其是帝国方面的资料,虽说有受到终战期的混乱影响,但几乎都还是个谜。儘管认为两军曾出手犯下许多禁忌,但这些至今仍旧隐藏在厚重的机密面纱之下。我曾身为环球今日新闻〈World today"s news〉的战地记者参与过那场战争。就跟许多有关那场大战的同世代人们一样,我也想知道真相。
我没有要审判的意思。就单纯只是想要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与赞同我想法的伙伴们想要追求战争的真相,而在WTN的编辑会议上提案製作纪录片。
坦白讲,在这种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的状态下,就连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但好在理解我的上司与伙伴们愿意对我伸出援手。
只不过就实际上来讲,我们仍然是充满着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的疑问。什么是战场的真相?这种事不是会因人而异吗?各种意见众说纷纭,让我们难以决定方针。儘管已有数项机密文件解密,但这些文件不仅无法让我们深入理解全貌,反倒还带来了混乱。
当初,我们首先将重点放在较早解密的联合王国的资料上。一开始先试着调查大战后半的达卡战役。这是被视为佯攻作战,受到许多人谈论的南方作战。
参与这项作战的联合王国海军本国第二战队的旗舰胡德号,连同旗下七艘船舰尽数覆没的事件相当有名。舰队为什么会突然遭到歼灭?这其中一定有被视为机密的理由。
我们原本怀疑,联合王国是想用假情报钓帝国上钩,所以才将全部的迎击部队集中在达卡。也就是假设,为隐藏对帝国发动奇袭作战的主要目的,联合王国将第二战队作为祭品牺牲掉了。
难道不是为了隐瞒这项事实才列为机密吗?
我们想像在战场上曾有过这样的阴谋。实际上,这些骯髒事早在担任战地记者的时期就略有耳闻,所以我们预想能找到资料作为佐证。但抱持着这种想法迅速阅读解密资料的我们,预想却一口气遭到打乱。
「联合王国海军最糟的一天,是由×××××××××××所引起的。」
儘管只有解密这一句话,但军方相关人士却全都守口如瓶,拒绝回应。
就在这个时候,认识的战史相关人士带来一个有意思的消息,这或许就是缘分吧。他暗示我,只要仔细分析战场上的谣言,就能够发现真相。
所谓×××××××××××这十一个字的暗号「皆有在许多战线上发现到。根据他的说法,这或许是高级将官或是间谍的暗号。我们将这个×××××××××××与塔罗牌连结起来,命名为「第十一号女神」开始调查。
调查的结果十分惊人。「第十一号女神」在帝国所有的大规模战斗当中,可说是几乎都有出现。最早获得确认的,是在大战的两年前。在国境纷争地区遭到某国的情报部确认。之后我们就假设,这个暗号所指的该不会是情报官或是干员吧?
然而,我们却注意到一件奇妙的事情。一部分有过前线经历的人,对我们取的「第十一号女神」这个名称有着敏感反应。表示「这是我听过最恶劣的笑话」。
我们该不会因为偶然都有十一个×字,所以把複数事物当成同一个呢?一想到这,我们就儘可能透过文字脉络与地区,从资料中找出合理性最高的「×××××××××××」试着统计。
然后,发现到充斥着最多×××××××××××这个暗号的战场。
莱茵空战(又称为大战的关键战役)。在作为最激烈的战区,以「天空三分血七分」之名受人恐惧的莱茵绝对防空区所展开的魔导、航空战。
碰巧,我与同僚克雷格是曾身为WTN派遣的战地记者,见证过莱茵空战的现场证人。想必任谁都曾听过诸如「恶魔栖息的莱茵」、「Named坟场」、「连银都会生鏽的战场」等,在和平世界里无谓夸张且超乎现实的称呼,但我可以断言。这些全是事实。我可以根据经验断言,在那个战场上,有着货真价实的恶魔存在。
打个比方,假设有个跟我们在酒馆意气相投个性不错的魔导师。在短短六小时后,就算我们出席变成肉渣的该名魔导师的葬礼,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至少我就曾经历过三次。
「在那里,人类会变得不再是人。」与我交好的一位航空魔导军官在战死前说出的这句话,我至今仍能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戚触回想起来。那里是聚集着人类疯狂的战场。
莱茵战的各种报告书,直到现在都还覆盖着厚重的机密面纱。这当中恐怕有许多事态,是受到这血腥世界的异常状况所引起的吧。
而且,在这场莱茵空战当中,「第十一号女神」展现出了绝对的存在感。这让我们突然感到了兴趣。儘管早知道会失败,但还是向当时的帝国军相关人士访问调查的结果,只是让我们知道TO KNOW〈仅知原则〉目的障碍比想像中的还要高。曾在参谋本部担任过勤务的将校仅是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话。
他表示,希望能等到无法与他取得联络后再公开发表。而当我们想进一步询问时,他却早已经失去音讯。此后,至今我们仍将无法与他取得联络的事写在备注上。
他要求匿名所说出的一句话,这边就根据与他的约定写下。
「V600」。
我们持续追逐着这个谜题。为了得知在那个疯狂的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本文:安德鲁WTN特派记者)
克琉格鲁街3号 泽鲁卡餐厅
军大学的教育课程,本来会在时间运用上安排得很宽裕。因此一到战时,就会有许多课程遭到取消,但另一方面,也会将教育内容切换到更加适合实战的方向。还有部分课程获得品质改善一的好评。毕竟乌卡自己就曾有过,通常要上两年的课程在被删减到不满一年后,内容反而变得更加严厉的经验,所以让他也不免这么认为。
曾认为自己的才能绝对不会比同学们拙劣,但在与有如闪耀明星的英才们一同学习后,果然会有种世界是很辽阔的感觉。只不过,自己很幸福。
双亲虽然没有强迫我迈向军人之路,但在听到我成功考上军官学校时,就像是自己的事情一样替我高兴。而能遇到自己根本配不上的好妻子,是我最大的幸福。
前阵子出生的女儿,也可爱到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所以才会有这种念头吧。或许是成为女儿的父亲后,才总算是有那个心,去询问以前特意不去在意的事情吧。
圣格里高利教堂附近的閑静餐厅。就跟事前问到的一样,里头看得到将步枪与演算宝珠胡乱丢在餐桌上,正在点午餐的年幼少女身影、据消息来源的宪兵队友人表示,她星期天总是会在这里用餐的样子。
据他的说法,教会附近能允许客人武装进入的餐厅就只有这一间。
「乌卡上尉,真难得在这里遇见你。」
等回过神来后,提古雷查夫中尉就经由服务生的视线察觉到我的存在,端正地向我敬礼。我一边答礼,一边朝她的座位走去,在适当地跟服务生点完餐后,递给他小费要他暂时不要靠近。
这不是能在人来人往的地方轻易说出口的话题。
「不是偶然,因为我听说你总是会在这里。现在方便吗?」
「当然方便。请坐。」
劝我坐下的她,身上的军服看起来十分搭衬,毫无矫揉造作的感觉。老实讲,提古雷查夫中尉要是穿着便服,自己可能会找不到她吧。她就是如此地适合穿军服。她是比起十一岁的年龄,更适合中尉这个官阶的军人。
就连私人物品,也除了公发品外,看不到值得一提的东西。硬要说的话,就是摊在桌面上的报纸,以及用来在报纸上添注的伦迪尼姆时报与WTN的特刊吧。虽然不是没想过,不过话说回来,军大学的语言教育很推荐学生学习邻国的语言。
中立国的伦迪尼姆时报以及WTN等,算是能普遍取得的优良教材。但这应该也算不上是私人物品。
「上尉平常都会来这用餐吗?」
她停止在报纸上添注,望来的眼神或许没有那个意图,也让我脊背发寒。如此娇小的她,同时也是帝国军魔导师当中屈指可数,引以为傲的Ace of Aces。不过身为一名父亲,我无论如何都无法剋制住想要询问她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