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标赛系列赛,德国大会。 
我的竞争对手至藤响子,以第三名站上了颁奖台。 
比我高了近10公分的身高、十分修长的手脚、宛如贵族般的容貌、以及如实反映出她坚定意志的细长双眼,彷彿能让欧美人强烈感受到东洋的神秘。 
虽然是现年23岁的富家千金,但她除了拥有扎实的技术及正确性外,还具备了连指尖的微小动作都细心要求的表现力。她经常使用古典乐做为表演乐曲, 
本季也採用了同样的演出风格。 
但是在长曲方面,她则是稍微改变方向,採用明治初期温室千金的印象,呈现了内容充实的表演。 
在三年前,诠释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表演,与至藤原本的个性互相呼应,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而现在至藤又成功地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真是棘手。 
看见她在电视上展现的技巧,就连我也不由得佩服。 
虽然三个礼拜后就要在HNK杯与她直接对决,但如果在这场赛事中出现明显的差距,那这次奥运我就没希望了。获胜,不然至少也要紧追在至藤之后,非 
得让评选结果拖到全日本锦标赛不可。 
她的笑容真美,跟某人真是差太多了。 
少啰唆,这女的只有表面好看而已。 
没错,这就是我和至藤最大的差异。 
身为美女选手(当然,没有我漂亮)的受欢迎度、气魄等方面,坦白说,我们是极为相似的。 
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和她的关係实在称不上良好,如果没有必要,我们也不会互相交谈。反正她是与自己争夺日本顶尖头衔的对手,这样也没有特别 
不便的地方。 
唯有一点,对方决定性的优势就是她相当善于与他人互动。不同于无论公私、对象,比起都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我,她总是能清楚分辨时间与场合,绝 
对不说不该说的话。 
她应对愚蠢媒体的沉稳作风,和一流外交官相比也毫不逊色。 
她是个懂得巧妙掩饰内心、不会无谓树敌的理性女性。 
这也是我看她不顺眼的原因。 
另外,在这场德国大奖赛取得优胜的人,也曾参加上次赛季,也就是八个月前的世界锦标赛。 
那个人就是年仅14岁2个月便登上世界顶点的俄罗斯天才少女,莉雅嘉奈特朱迪耶夫(嘉奈特是绰号)。 
年轻的冰上好手。 
仿徘把星星镶入其中的碧眼、小巧玲珑的鼻子与嘴唇,在柔顺浓密的蓝色短髮下,是看似精巧人偶般的娇小脸蛋。宛如以高纯度雪结晶组成的白皙肌肤, 
有时甚至会在冰上散发出青白色的光泽。 
卓越的技术加上无可挑剔的美貌,会如此受到众人瞩目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媒体看好她的程度也是显而易见。想必他们都会在报导中写上:奥运冠军除了莉雅嘉奈特外,不做第二人想!吧。 
但是,她却和我有着奇妙的共通点。和我是姿色不相上下的美女也是其中之一啦,但我指的是,她和我一样表情极端生涩。不只是在记者会或比赛后的宴 
会上,就连刊载在花式滑冰杂誌上的私生活照片,她都是彻底的面无表情。在这一方面,她无庸置疑的是在我之上的强者。 
但是。 
唯有在冰上时,她会变得判若两人。 
不到150公分的身高、未臻成熟的肢体、而且年仅14岁她那充满自信的笑容与视线都在散发出强烈的魅力。她的表演完全震撼了评审、现场观众,甚 
至就连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充分感受到她压倒性的气势。 
当然,拥有世界顶尖的技术,自然就会散发出相对应的气魄但是,绝对不只是这样而已。 
我自己也经常看着她的表演,模仿她所展现的动作。而面对这个实力在自己之上的对手,我也怀抱着憧憬与敬意。 
但是。 
像她那样如此丰富的表情及表现,是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办到的。 
*** 
噢! 
吵死了! 
真是不爽。 
虽然在跳跃失败跌跤时,我这个摔跤的人都一声不吭地站起来了,脑袋里却会听见那个老外哭爹喊娘的叫声。 
每次摔跤都哇哇叫,你也够了吧! 
你站在我的立场想就知道了。不管我愿不愿意,都会摔跤、绊倒,或是感到被冰刀划到的痛苦 
我可是! 
不管我愿不愿意,换衣服、洗澡都会被人监视,甚至连排泄的感觉都与人共有咧! 
好险。我在大声说出这些话,而招致现场所有人的鄙视与怜悯之前克制住自己,也算是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鹤纱,你今天心情似乎不太好喔。 
高岛教练立刻就赶到我这个场内最严重的问题儿童身边。 
感觉怎样? 
不是很好。那个从连接步立刻转成勒兹组合跳的部分,风险还是太大。如果下次再失误的话,也只会让至藤称心如意而已。 
是吗?那么要改成普通的助跑起跳吗? 
那样似乎比较好。 
话虽那么说,但我仍旧无法释怀。降低表演的技术难度虽然能够提升成功率,但却无法提升得分。 
对现在的我来说,冒险进攻的态度应该才是我需要的。可是,就算我有这种想法,只要一回想起最近一连串的失败,我就。 
教练总是告诉我选择不会让自己后悔的做法,虽然教练会给我建议,但他总是让我自己来下最终的判断。 
我一定要回应教练对我的期待。 
距离奥运评选第二回合的HNK杯已经没几天了。考虑到在美国大奖赛惨败的结果,这次至少也得站上颁奖台才行。 
*** 
进入12月,HNK杯花式滑冰大会很快就来临了。今年的举办地点是杜之都,仙台。 
综观本大会的出场选手,最有力的优胜候补选手,应该就是义大利的19岁选手,加百列派比波佐吧。她是在2004年的世界锦标赛当中,以17岁夺得第 
三名,站上颁奖台的好手。 
在众多气质出众、以我为代表的公主系选手当中,像她那样个性谦和,备受众人喜爱的选手,确实不多见。 
她有着160公分出头的身高,以及被阳光晒成小麦色的肌肤。绑成马尾的红褐色头髮,和有着淘气少女韵味的淡褐色眼睛,这些正是她的魅力所在。 
她的个性极为开朗、友善。即使在记者会上,也总是懂得观察周围的气氛,适时地逗大家开心。 
由于花式滑冰也是评分竞赛,因此除了参赛者及教练外,各国联盟及媒体,甚至包括观众,对于评分的抱怨及不满总是不曾间断。 
每场大会都会有人对评分有着各式各样的异议,并且对结果感到失望。这种情况有时甚至会发生在选手对自己对手的分数上。但是这些状况都是理所当然 
的发展,选手或教练在记者会上抗议的戏码,大家也早就习以为常了。因此只要没有什么特别夸张的问题,观众及媒体也都将其视为竞赛的一部份。 
虽然加百列年仅19岁,但至少在这几年当中她都一直在世界的顶端奋战,因此想必也会有不愉快的经验。但是,在公开场合时,她从未对裁判表达过任何 
不满,而且也没有任何人提过她在私底下对评审有任何抱怨。 
虽然她到世界任何地方都相当受人喜爱,但这种极端清廉的态度,甚至连她的支持者们都为她感到焦虑。常有人认为她偶尔也该扳起面孔抱怨一下嘛。 
总而言之,要讨厌像她那样的人。正常人应该都办不到吧。毕竟,就连我自己都相当喜欢她。 
既然要附身,真希望能附在像加布莉(加百列的昵称)那样品格出众的人身上呢。 
现在我对彼得失礼的讽刺,已经到达能够不发飙、不生气,而且也不猛塞蕃茄的境界了。不知是因为我的人格有了飞跃性的成长,还是单纯地被磨钝 
了而已。 
要是你附在像人家那样如假包换的天使身上,我看你大概花一万年都别想从地狱里爬出来了。 
说的也是。不过,附在鹤纱身上的话,或许就连阎王都愿意为我网开一面呢。 
你是说我的心胸比阎王还狭隘吗? 
或许彼得正吓得发抖,但其实我并没有特别生气。毕竟他对我造成的压力,从那个恶梦般的DAY之后,就已经没那么。 
不行,想起来还是很不爽。 
既然要附身,我倒希望你附在至藤身上。要不然,去找多敏妮克米勒也好嘛。 
你的宿敌还真多。 
算了,反正也已经注定要和这家伙搅和一阵子说到这个,他之前说要耗多久来着? 
突然想到这里,我便从第一次接触那天开始数了100天,结果。 
这未免太巧了吧? 
我试着再确认一次,但是还是一样。 
那天正是奥运花式滑冰的最高潮,进行女子单人长曲比赛的日子。简直就像事先计画好的一样。 
看来真是那样呢。 
你上辈子跟我有仇吗? 
*** 
比赛开始前的记者招待会。 
受邀的有两位日本代表候补、加百列、以及俄罗斯的奥尔嘉莫托科瓦。 
曾经三度在世界锦标赛中称霸,在最近十年成为花式滑冰界龙头之一的奥尔嘉,现在也已经27岁了。 
虽然她在上上届还能取得第二名的成绩,但在上一届锦标赛当中,只取得了第六名。不过,虽然她已表明这届过后便会从业余滑冰界退役,但她那媲美新 
体操选手的柔软身段,及运用其优势所展现的华丽旋转,充满个性的动作依旧不减当年。 
就连现在,在她那头浓密棕发下的双眼,仍不时散发出慵懒的气质,偶尔还会有类似叹息的动作。她的一举一动,都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请问各位选手现在的状况如何? 
这是我们四人在记者会上最先被问到的问题还真是典型的问题。 
加布莉和奥尔嘉分别透过翻译回答后,接着至藤也照例给了公式化的答覆。再来就轮到我了。 
基本上,日本媒体在记者会上面对选手时,通常都会公平的提问,留意不要产生落差。关于这点,也可以说是一种美德了。 
当我随口回答说和平常一样之后,似乎让记者们有种被泼冷水的感觉只见其他记者继续举手发问。 
我想请教至藤选手。不久前三代总教练曾说过,这次的比赛结果有可能立刻决定奥运的代表。关于这件事,请问您有何看法? 
多少算是我竞争对手的至藤,她的视线似乎朝我看了一眼应该是我多心了吧。至藤并不是个会在公开场合让记者抓到把柄的人。 
我所能做的,只有在这次比赛中全力以赴而已。至于要选择谁做奥运代表,我只能全权交由负责评选的人来决定。 
中规中炬的模範答案,我带点讽刺地这么想着。 
遇到问题时不给予明确的答覆,大概也算是日本人的美学吧?只不过,这种美学让我无法理解就是了。 
樱野选手呢? 
察觉同样的问题被丢到我这边,我便立刻开口回答: 
因为我在美国的表现很糟,会演变成这样,我想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无论如何客观地去思考,现在的我没有后路已是无庸置疑的事实,因此我也不会特 
别去在意评选,就算在意也没有意义。 
这并非我事先设想过可能会被问到而事先準备好的答案,我这个人对这种事并没有那么细心。但是我的答覆,有时似乎让人觉得太过理性了。简单地说, 
就是给人16岁的小丫头,装模作样什么的那种感觉。 
无论是媒体、联盟的大人物,甚至包括一般的观众在内都差不多。他们认为体育选手,尤其是女性,就是要和顺、乖巧、纯朴、可爱。 
这就是他们希望看到的。说真的,还真是无可救药。 
哈哈哈! 
彼得的笑声,把我从逐渐灰暗的想法中拉回现实。回神一看,才发现所有记者的视线都集中在加布莉身上。因为她开始像往常一样,正在说一些缓和 
现场气氛的谈话。 
可是,想到连附在我身上的幽灵都被她逗笑就感觉不是很愉快。 
算了,也罢。 
比较起来,加布莉就算被没神经的记者们问到会感到困扰的问题,她宽容的个性也能让她轻易地化解尴尬即使我自己并不想变得像她一样,但像她那 
样的人,仍让我不由得感到钦佩。 
不过,这场记者会本身却无法带给我任何感动在摄影师们的底片上,或许会留下好几张我一脸无聊的表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