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电击文库 MF文库J 角川文库 Fami通文库 富士见文库 HJ文库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PART.1 讓身邊常用的道具更便利!

作者:柳田理科雄 字数:10064 更新:2022-11-09 06:45:02

第1考 雨伞

打从原始时代「举着一片蜂斗叶挡雨」以来,

「雨伞」这种东西就没什么进化嘛?

每逢下雨天,我们最该感谢的就是雨伞。能保护我们不被冷飕飕的雨水淋湿,摺叠起来就如一根能收进提包的棒子。这么文明的利器,要是还有意见的话简直该遭天谴了。可是,在「从古至今都毫无变化」这点上,也没什么道具能比得上它。虽然历经各式各样的细微调整,它的原理不过就「在一根棒子上架个圆顶」,亦即靠一个香菇型的东西挡雨,这和原始时代的人「在头上举着一片蜂斗叶遮雨」的原理完全一样,不是吗?

翻开历史,早在公元前的中国、东方及罗马等地,伞就已经是我们熟知的形状了。当时的达官贵人拿它来遮荫蔽日,把它搞得像是权力的象徵。日本也在公元五五二年从百济圣明王※派来的使者处收到这玩意儿。收到它的钦明天皇※,也觉得这伞用来遮荫特别舒服。真不愧是舶来品,连天皇都被耍了。

十三世纪时,义大利人发明了能够开阖的伞—十七世纪起用来挡雨,而成为「雨伞」,当时的模样就和我们所用的雨伞非常近似了。到了一七八八年,英国出现一个伟人。有位名叫乔那斯·汉威的商人,撑着雨伞昂首阔步走在伦敦的大街上。在当时的伦敦,伞被视为女性用品,有钱人下雨天都习惯乘马车出门的,所以汉威的行为引来众人嘲笑。然而他这种颇具勇气的行动,终于让雨伞在英国的男性社会推广开来了。可见无论什么事都必须有人当开路先锋才行。

自伞发明以来,用途虽然有所变化,但好像依旧是伞。那么,未来又将如何?

背景设定在二〇一九年的《银翼杀手》※,片中虽然出现了握柄会发光的雨伞,但是外型照旧。而描写二〇五四年世界的电影《关键报告》※中,雨伞也不过就那普通模样。看样子就算到了未来,伞也不过就是把伞。毫无进化到这种程度,说好听点是它完成度已经够高;举个难听一点的比喻,就像乌龟或蟑螂一样,从两亿年前直到现在,形态都没有任何改变!

然而电影《复仇者》却出现了划时代的雨伞:直径不到两公尺的透明球体,人就在里面一面滚动一面向前走。虽然原本好像是用来在水上行走,可是有了这种装置,不但雨水无法从侧面刮进来,两手也可以自由活动。以雨伞来说可谓完美无缺。

【球型的「伞」是出现在《复仇者》中。这部描述英国谍报员与企图操纵气象以征服世界的邪恶科学家战斗的间谍动作片,由有雷夫范恩斯、郦玛舒曼、史恩康纳莱等人主演。】

问题就在于出进球体的方法。在电影里是拉开拉链就出来、泄掉空气就瘪下去了。恐怕进去时也得打开拉链,然后用压缩空气等方法使其膨胀,借空气压力使之保持球型吧。

可是我想,这样的「伞」一定很怕颳风。直径2公尺的话,只要在每秒10公尺的风速下,就会承受高达9.6公斤的风压。或许会觉得这比体重轻得多,没啥关係,但球体是只要用比自身重量还小的力量就足以轻鬆滚动,因此若不想被吹落河里、或是滚到路上遭车撞死,就得经常努力靠体重迎风压上去才行。那种感觉就像逆风爬坡。假设风速是每秒20公尺,对一个体重约70公斤的人来说,就像在爬一道隐形的33度斜坡※。在这么陡的斜坡上根本不可能站得住,不是摔落河里,那就滚到马路上等着被车撞吧。

不过这构想的确很了不起。说不定现实世界真有这种划时代的雨伞,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基于以上想法,我们去拜访了以全力开发新型雨伞而着称的SHU"s Sele※股份有限公司。

※百济圣明王

受中国南朝梁册封为百济王。公元五二三~五五四年在位,联合新罗攻打高句丽,又为对抗新罗而与日本友好,外交手腕堪称八面玲珑。逝于与新罗交战时。人人皆知将佛教传入日本的是他,其实伞也是。

※钦明天皇

日本第29代天皇,继体天皇嫡子,用命天皇之父,圣德太子的祖父。至于在位期间则众说纷纭。

※《银翼杀手》

一九八二年根据菲利普狄克之科幻小说改编的美国片,导演雷利史考特,由哈里逊福特、鲁特格尔哈尔、黛瑞汉娜等人主演。

※《关键报告》

二〇〇二年美国科幻惊悚片,史蒂芬史匹柏执导,汤姆克鲁斯、柯林法洛等主演。背景设定在「能事先预测犯罪而加以防止」之未来世界。

※《复仇者》

一九八八年美国片,叙述特工探查气候异常事件,改编自一九六〇年代大受欢迎的英国同名影集。耶利米谢奇克(Jeremiah S.Chechik)指导。

※33度的斜坡

风压会滚动球体,站在里面的人得将体重压向上风处,两股力量相抵消,球体才会不动。当风速每秒20公尺时,球体要滚动33度才会静止,所以此时里面的人站立的地面也会倾斜33度。

※SHU"s Sele

一九八六年设立。原本接受海外名牌委制,因对外国厂商将进货价一千二百圆的伞以一万圆售出的做法有所质疑,九一年自创品牌。目前已创造出每支五百圆的「超值500」和「Water Front」「Charcoal Epress」「Sunny Booth」等品牌。以一万圆的技术研发五百圆的伞,正是林兄引以为傲之处。

超小型、超细型、一按就能开阖……

最先进的雨伞!科学得令人感动!

SHU"s Sele的展示厅里陈列着色彩缤纷的雨伞,有如百花齐放。这些都是公司董事长林秀信先生的作品。而林先生也将这些伞视若己出,一把一把拿出来向我们仔细说明介绍。

最先令我受到冲击的,就是一把半径达75公分的大伞!什么?伞骨竟是玻璃纤维制!看到这把伞时,彷彿整颗心都被吸上了晴空。

我很喜欢大伞,在它巨大圆顶※保护的辽阔空间底下散发一股温暖祥和。但是我最讨厌的就是容易折弯的伞骨。稍微受点冲击就弯腰驼背,这么没骨气,真是不可原谅;偏偏想把它拧直的时候,又顽固死硬地不让我拧直,真令人火大。然而根据槓桿原理,伞越大就表示伞骨越容易折弯。要做得大,又要顾及耐冲击性,想来还真是两难啊。

而这把玻璃纤维制的大伞,一口气将以上困扰都解决了!我对此讚不绝口,林先生还把支撑圆顶的伞骨用力压弯给我看,当然,毫髮无伤地复元了。没错没错,我就是想找一把这样的伞啊!

而在看了一按就能开阖的自动伞实际演示后,长久以来百思不解的谜就解开了。这种功能我虽听说过,但从以前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伞的开、阖动作都得耗能,一般的自动伞在打开时只需轻轻一按,可是收拢时就得花上比普通伞更大的力气,因为收伞时所施加的动能必须转变成里面弹簧的位能,蓄积起来。如果开阖都只需轻轻一按,那能量是在何时注入的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收伞时将伞柱顶端抵住地面,握柄用力一顶,就行了。因为这么做的同时,弹簧会变形,然后喀地一声钩住,蓄积的弹力位能就可以用在开伞收伞的时候。即使在伞的世界,「能量守恆」法则也依然存在喔。

参观完毕,我们还访谈了林先生许多事。在此能透露给大家的还有最先进的三种伞※:「超迷你口袋伞」「平板口袋伞」「铅笔伞」。每一种摺叠起来都是15到23公分大小,而且重量只有200公克不到。

打开超迷你口袋伞一看,内部精细的构造令我叹为观止。每根伞骨都是各由两根支架交错成连续的平行四边形而构成,因此中央的圆筒部份可以缩短到只有8公分上下,而且伞骨都能摺叠成五段开阖。这原理就跟从前夜市卖的「魔术伸缩手」一样。而可动的部份有些是用金属卡榫※固定合叶,有些地方则是用交叉的棒状结构互相滑动构成,感觉上,与其说这是在设计台上产生的构思,不如说是专业工匠亲手找出的最适切构造。

而令我一看就觉得大感兴趣的是平板口袋伞。它摺叠起来的样子正如其名,从侧面看来是个2公分×5.5公分的长方形平板。既然打开来是圆形的伞,为何摺叠起来会变成这种形状?

开阖数次后我不由得为之惊叹。六根撑开伞布的伞骨※,呈对角的两根可直接摺叠,剩下的四根则因中央圆筒部份※的形状所致,可以巧妙併到已收好的两根伞骨旁。这形状让我联想到昆虫型机器人,不禁脱口赞道:「这真是未来的雨伞啊!」林先生则是满面笑容看着我:「谢谢,谢谢!」

【右边是一般摺叠伞,左边则是能5段摺叠的「超迷你口袋伞」。真的仅如手掌一般。更惊人的是只卖525圆!林老闆的哲学就是价格品质兼顾。也请小心别买到劣质仿冒货。】

我终于明白了,林先生是个爱伞之人。他无论无时无刻都想着关于雨伞的事情,例如「伞骨是绝对必需的吗?」「非得有伞布不可吗?」等等。但就是这样子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的就达到了目前的境界。

归途中我不禁思索,既然造伞专家都这么说了,那雨伞就永远保持这形状了吗?不,应该还有什么地方会存在某种可能性才对啊!我这个门外汉就来略尽棉薄之力,想出一把颠覆常识的雨伞吧!

※圆顶

专业术语称为「翅膀」。

※最先进的三种伞

后来他们又生产更先进的「MobilePen」、「MobileFlat」。前者收起来是长16公分、直径4.3公分的小圆筒,后者则是长15.5公分、厚2.5公分的小平板。

※金属卡榫

直径长度都仅数公釐的圆筒,一侧开口装了状似高礼帽的零件。要插入这两个零件间的凹槽,需以相嵌方式接合,不能卡死,这时就得用专门工具压扁,使其不滑脱。压扁时的裂缝很像鸽眼,故又称「鸽目」。林兄说有两道裂缝最理想,若只有一道也可以。成品检查时若发现没有裂缝或者有三道以上的都要挑出重做。这就是「值一万圆的技术」。

※六根撑开伞布的伞骨

专门术语为「母骨」,而在母骨下支撑它的另一根称为「承受骨」。

※中央圆筒部份

专门术语称「辘轳」。

想靠迴旋伞骨打飞雨水,

必须有音速4倍的速度!

那么,该从哪儿开始着手好呢?发明多半是出自于对现有事物的不满,所以先把现行雨伞的问题尽量挑出来,再来试着想想解决的方法吧。

讲到用伞,我个人觉得压力最大的就是「要把伞布折好」这件事,尤其是摺叠伞,用完得把被伞骨夹住的伞布一一拉出来整理好,然后捏着伞布边缘捲起来。一旦用了就得反覆进行这种需要耐性和细心的作业,但像我这种把细心耐心都放在娘胎忘了带出来的人,这过程简直就像是在赛之河岸※堆石头的痛苦修行。

如果没有伞布的话,就不必这么辛苦了。问题是这样一来要用什么挡雨?以前应该有人说过:「高速旋转只剩伞骨的雨伞,就可以打飞落下的雨滴吧?」虽说这么做会给四周的人添不少麻烦,不过就原理来想,应该办得到吧?

问题就在于雨滴落下的速度。雨滴大小在0.1公釐到3公釐左右,越大落下速度就越快。最大速度约是秒速9公尺,所以只要能挡住这个速度的雨滴,就等于无论多大的雨都OK了。

要把以不同间隔落下的雨滴打飞,就得让一根伞骨转过去时,在雨滴落下的距离和伞骨上下厚度相等的时间内,让下一根伞骨转过来就行了。在此,我们将伞骨厚度和雨滴直径同样设定成3公釐好了,那么,雨滴以秒远9公尺落下3公釐的距离,只需3000分之1秒!一把伞有8根伞骨的话,那就得让伞骨在3000分之1秒内转动45度才行。这么一来,雨伞就必须每秒转375次!如果伞骨半径是60公分的话,伞骨前端的速度会达到音速4倍!

这种伞已经不只是给人添麻烦而已了,根本是杀人兇器啊!如果想减慢转速,不是得增加伞骨厚度,就是须增加伞骨数目。伞骨厚度增加的话会增加空气阻力,只会更难转。那增加伞骨的话……等一下!加到无限根的时候,不就是普通的伞了吗?

不过,这个点子还有别的发展方向。如果把呈板状的伞骨排成某个角度,转动时就会吹出风来,借这股风力吹开雨滴,不就行了吗?

要挡住以秒速9公尺落下的雨滴,就得吹出秒速9公尺以上的风才行。但这又产生一个问题了。向上吹风的反作用力会把伞向下压,对吧?计算一下这反作用力,差不多有11公斤——这么重的伞,谁拿得动啊!

【本文中没有详细写明,但如果伞骨像图中那样与伞柄垂直,就算能把雨滴打飞,也会溅到伞下。这点我也明白,要防止这点,让伞骨的角度朝向斜上方旋转就行了。】

既然不能省略伞布的话,那就来想想不要有固定形状、乱折一通也可以的雨伞吧。

用形状配忆合金※来做伞骨和伞柄如何?这种金属只要在一定温度成形,温度下降后就可以自由变形,温度一上升,又会恢複原貌。只要让它成形为伞开的形状,平常就能捲起收到口袋或提包里。只要装颗四号电池,再接一条电热线,打开开关,它就会张开变成一把伞。用完之后,因为雨水使它温度下降,所以又可以自由捲起来带着走。

这不就得了嘛!正如此想着,又注意到一个问题:要让热度传导到整把雨伞,是要花时间的!而且这么一来,只要走进比较暖和的房间,伞会突然在口袋里打开!这样可就麻烦了。

于是我又想到一个主意:伞柄装进一个伞型气球,平常就只是伞柄,一按按钮,里面的压缩空气就噗地一下子把气球灌饱!

其实这是从与林先生的谈话中得到的启发。林先生的梦想是造出一把原子笔大小、用过即可丢的雨伞,并且价格压低到一百圆以下!若採用我说的这个点子,不就可能做到了吗?林先生?

编辑新保先生则说,「带伞出门※」这事本身就是个令人受不了的大麻烦。所以他想到的是一个能飘在你头顶、然后自动跟着你走的雨伞。原来如此。氦气气球飘在头顶上,装个感应器就能让它认得主人,再装个小型马达,就可以行动了……以上等等,就技术上而言都是做得到的。问题是,气球也一样很怕风吹啊。既然如此,乾脆像气球一样绑根线拉着走不就好了?

各位读者不妨也来试想看看各种雨伞的可能性吧!说不定其中就有一把能够改变雨伞的历史喔!

※赛之河岸

佛教认为死去孩童的灵魂会聚集至此思念父母,唱着「叠第一个为父亲,叠第二个为母亲」的歌,堆叠石头作佛塔,但是会有恶鬼跑来踢散作乱。还好有地藏菩萨抱着他们说:「从今以后就把我当成你们在冥土的父母吧。」多么悲哀的故事啊。悲哀程度和笔者的邋遢程度有拼。

※形状记忆合金

哥伦比亚大学一九五一年发现形状记忆效果,当时材料为黄金与镉,另有镍与钛、铜与铝及镍等组合。其原子排列构造在高温下为富弹性的沃斯田铁(Austenite),低温时则呈可塑性高的麻田散体(martensite)。高温时成形,冷却后达到Ms点(麻田散体变态开始点)就会转变为麻田散体,只需很小力量就可变形。温度上升至As点(沃斯田铁变态开始点)则又会变回沃斯田铁,回覆为成形时的状态并充满弹性。利用此一性质可製造胸罩、手机天线、医疗器材、人工心脏、马达、热引擎等,主要多採用镍钛合金。

※带拿出门本身就很麻烦

为了这种人,实际上也有种商品叫做「卷在手上的伞」。手把能自由弯曲,所以可以把伞卷缠在肩膀上,两手就自由了。不过,还要特地把雨伞捲来捲去,不也很麻烦吗?

第2考 刮鬍刀

用锋利的刀片刮脸皮以切断其上的体毛,

这种行为太危险了吧!

少年要成为男人,非得爬上许多台阶不可。而这「长大成人的台阶」可不是那么简单轻鬆的,一不小心摔下来可就要受不少伤痛啊。

刮鬍子,就是危险的台阶之一。我干嘛讲得这么委婉呢?因为我就是从「刮鬍子」台阶重重摔下过的人啊。

那是我高一的春天。一方面要展开新的校园生活,另方面也要在借宿的地方展开新生活。我当时初生之犊不畏虎,就在开学当天早晨,在借宿处学长※的指导下,挑战刮鬍子的初体验。

我的工具是一柄T字型可抛式刮鬍刀。学长很亲切地嘱咐教导我:「涂上肥皂,然后逆警鬍鬚生长方向刮过去。可别睡昏头,把刀子横向划过去喔。」我一面高兴地想着但愿各种事情都能像这样有前辈指导,一面就照他教的刮下去,这时上唇传来一股又像烫又像冰的刺痛感。肥皂洗掉一看,刮出一道将近5公釐的伤口啊!虽然不觉得有多严重,但刮鬍子的伤口还真是又痛又痒,有股难以忍受的刺痛感。就这样,高中开学第一天如此光辉灿烂的日子,我就只能在这股又痛又痒的不舒服感中度过了。

从此以后我就视T型刮鬍刀为畏途,再也不敢碰它。结果只好用电胡刀了,可是这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遭遇。有天早上我想直接躺在被窝里刮鬍子,结果搞得脸上、胸前、被窝里到处沾满鬍渣。明明只有两条路可选,我却偏偏两条路都遇上了惨痛经验,多么不幸的人生啊。

然而我也不想一辈子都当个怕刮鬍刀的胆小鬼——用锐利的刀片在脸上刮来刮去以切断体毛的行为,本来就很危险嘛!难道刮鬍子就没有更安全又更安心的方法吗?

首先,就来複习一下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与鬍子奋战不懈吧。

翻开百科全书,据说旧石器时代的男性是用贝壳、兽骨、鲨鱼的利齿、打火石碎片等物品刮鬍子。呜哇!痛死人了啦!这些东西真能拿来刮鬍子吗?与其说是刮,不如说用它们来割脸皮还差不多吧!我想太古时代的少年一定是带着满脸割伤的痕迹才能转大人,真是了不起。

古埃及的贵族都是戴假髮而剃光头,图坦卡门法老王也留着很漂亮的长须,所以他们一定有修剪鬍鬚的方法。他们用的是月眉型或短斧型的青铜剃刀,可是青铜器不能像铁器一般淬鍊※,所以应该很钝。为了刮鬍子,古埃及人大概也吃了不少苦头吧。

【旧石器时代用贝壳、兽骨、鲨鱼利齿、打火石碎片等物品刮鬍子,古埃及则用青铜剃刀。那么钝还能拿来刮鬍子,古代人的脸皮都很厚吗?】

为了避免格斗时被敌方揪住,古罗马帝国鼓励士兵尽量剃光头髮及鬍鬚。虽然公元前六世纪就出现了摺叠式剃刀,但据说许多人还没开战前就被剃刀刮伤了,因此并不普及。那这些士兵又该怎么办呢?据说是用剪刀剪或拔掉鬍鬚。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竟还懂得拿动物油脂做成脱毛剂使用。原来打从两千六百多年前起就已经有人和我一样苦于刮鬍子了呀,真不知是该为人类的伟大而感动,还是该为自己的毫无进步而生气。

进入中世纪后,随着德国的佐林根和英国的雪菲尔等城镇铸刀技术发达,剃刀也变得越来越锋利了。据说音乐家萧邦因为演奏钢琴时观众只会看见他右边的脸,所以就只刮左脸的鬍鬚,右边留下来。有空玩这种小把戏,就表示他颳起鬍子一定是非常轻鬆愉快了。

然后到了一八四七年,英国人首先想到T字型刮鬍刀,从此以后刮鬍子这事儿就变成现在我们习见的景象了。那么,自此以后刮鬍子的技术就不再有任何进步了吗?

※借宿处学长

久富静弥学长,不知现在可好?

※淬鍊

让刀刃更坚硬的加工法。钢铁的原子排列方式因温度而异,高温时较坚固。若在烧得通红时急速冷却,原子就会因为来不及改变排列方式而保持高温时较坚固的排列,此加工过程即为「淬鍊」。但相对的也会因为过硬而过脆,所以也有轻微加热再慢慢冷却的方式,让钢铁得到适合的硬度。

双层刀片、三层刀片、止滑钢丝,

终于演变成四层刀片的震动刀头!

我们来到舒适牌(Schick)刮鬍刀日本分公司※,这是一家世界级大企业,接待室也很高级,散发出令人沉静的气氛。本来我还担心会不会冒出什么可怕的大人物,万一讲了不得体的话会不会惹对方生气等等,结果出来接待我们的行销经理赤松裕介先生是个非常年轻而亲切的人,真是太好了。

看到我们如此安心,赤松先生一面向我们展示各种样品,一面介绍他们公司的产品及历史。

最初的产品真是充满冲击性:一块长方形金属板下面加了一根垂直方向的握柄,然后在金属板上装了一片双刀的刮鬍刀片,仅此而已。讲白了就只是个把剃刀固定成T字型的道具,完全看不出有任何安全设计。拿这种东西刮脸,无论有几条命大概都不够用,以前的男人还真是强悍啊。听我这么说,赤松兄告诉我们:「这刮鬍刀的正式名称是『安全剃刀』,之所以特别要加上『安全』二字,为的就是要提醒大家,剃刀这东西再怎么说都是很危险的。」原来如此,为了让大家有此认知,还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啊。

其中一项产品就是在日本一九六〇年代出现的舒适牌喷射刮鬍刀(ior),一个小小的立方体,上面有块金属板可以滑动,手不必摸到刀片就能替换。新保兄一看到就说:「啊,我老爸用过这个!」这么一提我才想起来,我爸好像也用过呢。想来我们老爸年轻时也曾为替换刀片能有这种飞跃性进步而高兴过吧。

然后,一九七二年出现了双层刀片。第一层刀片切断鬍鬚、同时将鬚根稍微拉出毛孔,第二层刀片再接着剃掉残余鬚根,如此就能颳得比较乾净。曾以鬍渣特浓闻名的职棒选手畏量茂雄是一九七四年退休的,然而退休前的那两年他下巴的鬍渣似乎淡了不少,有机会的话可以找出他之前之后的照片来比较一下。

一九七八年发明了振动刀头,九一年发明了弧型双层刀头,九八年发明了立体振动双层刀头,刮鬍子的技术也朝向配合脸颊弧度而进步。其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从八六年起列为标準配备的「frioother」。「fri」意指摩擦,在刀片前加装一种类似橡皮、比较不滑利的材质,「smoother」则是用沾水就会溶解的润滑剂为材质,装在刀片后方。这么一来,刀片前方比较不滑、后面则较滑利,如此皮肤就会绷紧、让其上的毛髮耸立,因而比较容易切断。理髮师傅帮客人修脸时也会边刮边将客人脸部皮肤绷紧,而靠这两种质材就能重现职人的熟练动作,这样的专业智慧真令人耳目一新。

而到了九五年,刮鬍刀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为了防止剃刀横滑割伤皮肤,设计出钢丝缠绕刀片,当年K-1格斗赛麦可贝纳选手在广告里那副「没割伤耶!」的喜悦表情,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从那以后,大概再也不会有像我这样因为第一次刮鬍子就割伤、从此对刮鬍子一事抱有心结的少年了吧。这个时代终于宣告结束了。

最后,我们看到了最新式的「ouattr0 4 energy」(创4纪),四屠刀片、frioother、安全钢丝,刮鬍刀界三大发明全部到齐,而且刀片用马达带动,以每秒200次、0.1公釐的振幅震动,就像斧头砍树一般,刀刃不断来回以切断毛髮。

#【上方就是请到K-1选手「克罗埃西亚战警」麦可贝纳拍摄广告的「Quattro 4 energy」(创4纪)。附安全钢丝的四层刀片震动刀头以每秒200次的速度来回震动。下方则是本文中介绍的初期T字型剃刀。是非常古典的设计。】

果然,刮鬍刀界的历史也是不断翻新啊。而更令我惊讶的是,这些细腻的改良竟然都是由美国人完成的!因为太过于「近在眼前」,会有种「这是日本自己开发的吧」之错觉,然而舒适牌的确是美国公司没错,粗枝大叶的老美竟在如此细微的物品下这么多功夫,人类对于刮鬍子所投入的热情也可见一斑。

既然如此,咱们也来加油吧!来想出一个可以一口气解决男人所有刮鬍子难题的刮鬍刀吧!

※舒适牌刮鬍刀日本分公司

位于目黑。公司首页「日本舒适牌的脚步」单元写着「一九六〇(昭和三十五年)将喷射式刮鬍刀引入日本」,但没注明公司何年创建。有本书叫《舒适牌70%股份的轨迹》(西山和宏着,钻石社出版),有兴趣者请自行参阅。

※长岛茂雄

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日生于千叶县佐仓市。五八~七四年担任东京读卖巨人队选手,职棒明星。漫画或动画中都常把他本人画进去,如《超能野球红不让》、《魔投手》等,画面中往往过度夸张他脸上的浓密鬍渣。

※麦可贝纳

一九六九年生于南非的K-1格斗选手,九五年出道,二〇〇六年退休。原是职业拳击手,也因此让K-1大赛认识了拳击的重要。毫不畏惧蓝眼武士安迪·福格与暴君彼得·阿特那一击必杀的踢击,被踢中了也依然向前突进,彷彿重战车般勇猛。退休后继续担任教练指导后进。

※四层刀片

我问:「接下来会推出5层刀片吗?」「那得看情形。」但之后对手吉列牌推出了新产品「吉列锋隐动力5+1刮鬍刀」,刀片增加到6片。这样下去还会增加到7片吗?

在两千五百部小型机器人的活跃之下,

每天早上只要十秒就能刮好鬍子!

要构思未来的刮鬍刀,首先非得翻越一堵高墙不可。若想掌握现有刮鬍刀的问题,自己一定要先用用看才知道。可是我从三十年前人生第一次刮鬍子就把上唇刮破以来,就再也不敢碰T字型刮鬍刀了,虽然拿到了舒适牌给的样品,还是忍不住害怕。可是,为了未来,也只好硬着头皮试一试了!

舒适牌的赤松兄说过,乾燥状态下的鬍鬚,其强度约等于同样粗的铜线※,所以很难切断。但是只要弄湿了,强度就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了。所以最好在洗完澡后用温热的湿毛巾敷脸,这样是最完美的。接着涂上刮鬍膏。首先来试试初期的双层刀片吧。因为它没有止滑钢丝,所以千万不可横着滑动。一刮下来,有股鬍子被刀片牵引的感觉,就这样一口气刮下去真的好吗?我一边心里祈祷一边用力刮下,手上传来一股沙沙的触感——喔,感觉还不错嘛。

为免得意忘形而受伤,改用附有止滑钢丝的四层刀片试试看。这次手感就很轻了,感觉颳得很锐利。最重要的是,有止滑钢丝真是太好了!有一瞬间我也想相信赤松兄或麦可贝纳说的,故意把手横滑一下试试看……不过终究还是没勇气这么做。

有马达震动的创4纪,刮起来几乎没有施力的手感,就像轻轻抚触着脸庞一样,刮起来的感觉真是不可思议。

试用后的感想就是很舒服,以前的精神创伤完全烟消云散了。不过还是有问题存在。首先是刀孔堵塞。赤松兄说过,刮鬍子时也会刮下与鬍渣等量的老化角质和皮脂等等,而这些废渣会与鬍渣及刮鬍膏混在一起,残留在刀片之间,而且就算用热水也很难洗掉。双层刀片的时代可以在刀片间装个滑动板,把废渣像压切石花菜冻那样顶出来,现在的四层刀片则得用热水沖洗,让废渣从刀片后的隙缝流掉,然而实际上试了一下,就会明白根本沖不干凈。目前正试着在刮鬍膏里混入能分解皮脂的成份,以解决这当务之急。

而最需要从根本解决的问题就是「过程太麻烦」。每次都要先敷热毛巾、涂上刮鬍膏、刮鬍子,然后洗掉刮鬍膏、把脸擦乾净、再把刀头清乾净等等。想来就像茶道或结婚仪式或照着笔顺写书法,非得按着顺序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来——刮鬍子难道没有更简单、更快捷的方法吗?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