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妙,这样下去非常不妙!」 
织田家位居次席的老臣佐久间信盛独自焦躁着。 
实质上,信盛乃是织田家领头的资深臣子。 
过往曾经发生过主君信长的弟弟信胜谋反的事件。 
当时连信长麾下最资深的家臣林秀贞都站在信胜那边,只有信盛表态绝对支持信长。那次事件之后,名义上首席还是林秀贞,然从职权或领地大小来看,信盛认为自己才是实际地位最高的家臣。 
然而近来德川家救援行动进展得并不顺利。 
与信盛一起带兵支援的同事平手泛秀不幸战死沙场。 
虽然罪过摆明该算在错判状况而主张进行野战的家康头上,但是平手泛秀可是曾经向信长以死明志的平手政秀之子,信长向来很看重他。 
此事极有可能造成信长的不悦,然而信盛起初都还想得很乐观。 
虽在多次对战之中败给武田军,但是依然维持住滨松城的掌控权。加上织田信张与丹羽长秀及时带兵支援,几乎不用再担心会失守。 
不幸的是,其他战线却发生让信盛心生忧虑的状况。 
首先是柴田胜家负责的越前•加贺战线。 
纵然加贺的一向宗民兵无视于石山那头下达的休战命令,仍断断续续地起兵闹事。不过胜家基本上稳固住越前的安定,也顺利扫蕩了加贺境内大多数的一向宗势力。 
信长大讚『权六果然厉害!』并且给了胜家不少奖励。 
明智光秀跟羽柴秀吉大展身手的丹波战线也是一样。 
就连非本系家臣的松永久秀也靠着石山一役上拯救信长的功绩颇而颇受青睐。 
不仅如此,新地光辉带兵支援抱着洗刷污名之意志出阵的浅井长政,于摄津地方大展身手,创下更胜于松永久秀的优异战绩。 
对主君信长而言,光辉不只是家臣,已具备有如同盟者的重要地位。 
光辉总是眼也不眨地轻易达成信长提出的棘手课题,前几年才刚拿下谁都没辄的纪伊,接着又将杂贺众为首的众多反对织田家之国人众乃至独拥自有兵力与经济实力的寺院势力一网打尽。 
那些和尚们的翅膀全都被拔掉,现在只懂得领新地家的钱以及读经讲道。 
这回亲自领军帮助羽柴秀吉与泷川一益守住东美浓,还讨伐了信玄任命为东美浓•奥三河地区之作战总指挥官的秋山虎繁。 
甚至还乘此胜利之势入侵南信浓,一路北上至高远城。沿路佔领的地区也都治理得很好。 
紧接着又涉足奥三河,拿下长筱城为首的几个重要城池。 
「这下不妙啦……」 
信盛万分焦虑。恐怕自己在织田家之中将无立足之地。 
虽在信长上任家主前便已誓言效忠,然而当年支持信胜的柴田胜家、农民出身的羽柴秀吉、外系家臣的明智光秀乃至新地光辉等人功绩之辉煌,让自己的排名越来越往下退。 
明白自己必须有所贡献,最基本得在战场上创下一番伟业。 
信盛自认比谁都还要了解信长,十分明白利用诋毁等方式扯其他人后腿只会造成反效果。 
树大招风的新地光辉也曾引来不少人对信长进谏谗言,全都没得到效果。 
反而被信长怒斥『真难看!』且受到降级调职,永远失去追求权势的机会。 
「如此一来,只剩下讨伐信玄一个办法,才能创造出无人能及的地位。」 
信长畏惧信玄势力的心思可谓众所皆知。也因为如此,至今从未遗漏任何送礼物的机会,更缔结奇妙丸与松姬的婚姻以稳固同盟关係。 
「听说信玄在阵营里吐血病倒了……」 
此情报来自德川家僱用之伊贺忍者的调查。 
倘使此事为真,武田军肯定无法再像之前那般英勇。 
「这可是好机会!」 
信盛开始盘算讨伐信玄,创下信长最为重视的战果,藉此保住自己首席家臣的地位。立刻着手商讨与信玄的全面决战。 
「与信玄决战?那是最好了。」 
信盛找上驻守滨松城的将领们,试图获得他们的首肯。 
第一个前往商谈的家康刚吃过一场大败仗却依然赞同信盛的提案。 
「你赞成吗?」 
「我也是武士。想要洗雪前耻应该不过分吧?」 
「嗯,那是当然。」 
不过信盛也马上想到,家康赞同的原因不只这一个。 
「(肯定是在盘算奥三河……)」 
打完这场仗,家康最挂念的就是奥三河的领权了。 
既然是由隶属织田家的新地光辉独自打下,恐怕没那么容易要到。 
织田家与德川家是以对等立场缔结同盟。 
然而单看领地的大小,德川家简直就像织田家的家臣。 
家康的地位之低,何来立场说出『请无条件把奥三河还给我』这样的话。 
因此家康也在盘算靠着这场决战的功绩,要求奥三河、滨松以东的远江地区作为领地。 
家康身处的立场与自己相似,信盛很能体会他的心境。 
「不会太冲动吗?」 
于三方原之战主张守城战术的水野信元持反对意见。 
从他的角度来看,家康于前次战役不顾他人意见、坚持正面决战,导致我方惨败而失去滨松城。如今怎么不知教训又想冲动决战?信元是这么想的。 
「信玄身体状况欠佳。如今武田军士气低迷,正是时候。」 
「……容我留在城里。」 
水野信元向信盛宣告,自己还是选择守城。 
坐拥尾张国知多郡东部至三河国碧海郡西部领地的水野家,秉持的是协助织田家与德川家的立场,信盛也不好强迫他。 
「我参加。」 
「总不能让我们的军队分成两派。那我也……」 
织田信张与丹羽长秀表现出略为消极的赞成态度。 
既然要打就该祭出全军,否则只会被各个击破。这就是他们两个的想法。 
长秀还认为,即使未能成功讨伐信玄,至少有机会靠着这场仗逼武田军撤退或谈和。 
「这么一来我军就有三万两千兵马,对上武田军两万五千人。我们承受不起继续僵持的损失。赢得决战,拿下信玄的首级!」 
信盛所言承受不起僵持之损失的说词,家康与信玄肯定都会有强烈同感。 
双方均动员大量农民打仗,长期对峙将对领地的经济带来严重打击。 
「信张大人为何赞同佐久间大人的计策?」 
「不管我们怎么反对,信盛还是决心要打的。请长秀给长筱城的新地发个文吧。」 
「明白了。」 
长秀的家臣奉信张之命,快马飞奔长筱城。 
相较于信长,信张作风低调许多,但是性格冷静且战略眼光优异。 
信长也是因为这样才任命他为援军主将。 
「怎么我忙了半天又说要短期决战啊!信盛那老头到底在想啥?」 
读完长秀家臣带来的信件,光辉一反常态地大吼。 
原本盘算让对方耗光粮食与物资,接着提出谈和就能获得概算的胜利。而信盛此举等于捣毁了光辉的计画。 
但说穿了,光辉并无许可权命令信盛,更没有方法阻止他。 
「想是出于心急吧。」 
正信前往南信浓协助治理期间的职务代理人清兴,在光辉身旁淡淡扔出一句感想。 
「心急?」 
「是的。原因在于大人您,恐怕羽柴大人、泷川大人以及柴田大人也都有关係。」 
身为领头家臣的信盛在功绩方面不断被下属给追过。 
基于此等危机意识,信盛才提出决战方案。清兴如是说明。 
「成功讨伐主上最为畏惧的信玄可是个大功劳。如此便可保住佐久间大人的地位。」 
「用这么闹事的理由摧毁战线也太过分了吧。」 
光辉打从心底不相信信盛可以打赢信玄。 
「也许当真可行喔。」 
「喔?比我更懂军事学问的清兴觉得会赢?有何根据?」 
「只是也许而已。胜负与战争都是没人说得準的。」 
听来暗怀贬意的说词。恐怕清兴也不认为信胜敌得过信玄吧。 
「我得去支援。麻烦清兴留下来看守长筱城。」 
「遵命。」 
「其实你也想参加吧?」 
虽然胜负难预测,不过对手可是知名的武田信玄。 
光辉本身没有共鸣,但也逐渐理解到这个时代的武士有机会对上强劲敌手时,常会感到某种程度的雀跃。 
「意愿是有一点,不过这回需要抢时间。我想前三河组才是最适任的。」 
清兴建议光辉带上熟悉地理环境的本多正重、渡边守纲、蜂屋贞次,指引进军路线。 
「说得也对。那就让你们三个带路喽。」 
「「「遵命!」」」 
考量奥三河的守备数量,光辉带一万三千名新地士兵离开长筱城,朝滨松急行军。 
经过野田城,走姬街道(注:全长约六十公里的干道。位于滨名湖北面,至今仍沿用此名称)往东方前进,到达滨松城时,城内只见临时代理城主的水野信元及其手下。 
「承蒙您前来援助,不过……」 
信元表情又是高兴又像百感交集地招呼光辉。 
「水野大人,发生了什么事吗?」 
「我方似乎遭逢惨败。我派去观察情况的家臣带回此报。」 
据闻德川•织田联军再度承受武田军激烈攻打,死伤惨重。 
「纵然我方表现优异于前次,也造成武田军不小的损失……」 
「想办法让我方人员分批撤退以免遭受武田军追杀。还请水野大人做好收留人员的準备。」 
「明白了。」 
光辉安排军队据守在滨松城外一段距离的地方。 
以便在发现我方人员时可以协助护送至滨松城,若见到武田军士兵则击发火枪对付。 
首先撤退的是丹羽长秀及织田信张的军队。 
人数只剩出击前的一半左右。 
即使如此依然保持稳定阵式或许已值得称讚。 
「没能撤退的另外一半应该不是全数阵亡,但估计死伤至少三成。」 
青铜製大炮还在滨松城内所以未落入敌方手中。不过想到不得不留在战场上的大量种子岛,长秀依旧十分懊悔。 
自己费尽苦心拉拔起来的火枪队等于失去了作用。 
一想到预算问题与重新培育枪手的辛劳,也难怪长秀感到头痛。 
「先回滨松城吧。」 
「不,伤兵交给信张大人。我要留下来!」 
让信张带领伤者,长秀紧急重新整编丹羽队与织田信张队的士兵,与新地军一起抵御武田军的追击。 
暨两个队伍后,我方士兵零落撤退而来,根本没有整队。 
百分之百败战逃命的状态。 
佐久间小队的状况尤其不成样,确认来者身分的步骤让长秀十分忙乱。 
「佐久间大人呢?」